消毒知识培训内容,公共场所内空气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

1、消毒知识培训内容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如下: 针对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尽量防止和减少消毒过程对物品的损害,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 灭菌方法:

1、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取灭菌剂或灭菌器灭菌,务使其灭菌指数达到10-6。

2、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要求灭菌指数达到90以上,即对实验微生物的杀灭率达到99.9,对自然污染的微生物杀灭率应达到90以上,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内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严格消毒。

3、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法,或清洁处理即可。

公共场所内空气消毒方法有哪些?

2、公共场所内空气消毒方法有哪些?

公共场所空气消毒的方法

1、空气消毒剂消毒: 在没有人存在的密闭空间可以选择的空气消毒剂有:二氧化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剂,注意消毒完后一定要开窗通风。 如果是有人的情况下空气消毒:现在只有微酸性次氯酸消毒剂,建议选择“CELA水”,30年日本大品牌底蕴,可以带人消毒无需特意通风换气。 医学研究表明,健康人的口腔环境pH值为6.20~6.80之间,充分体现了人体长期使用的消毒产品pH值不能低于6.20,pH值低于6.20对粘膜和皮肤会有损坏;pH值高于6.80则杀菌效果严重下降,甚至无效。

不同场合消毒人员工作方法注意事项?

3、不同场合消毒人员工作方法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 工作环境消毒操作 一、消毒工作安全要求

1、研究院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每天对本单位办公和科研实验大楼、电梯、楼梯间、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多次消毒处理,并建立日志。消毒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避免发生次生事故;

2、消毒工作人员在消毒操作时必须采取佩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等必要防护措施,保障个人安全;

3、消毒工作人员在实施消毒工作前,要熟悉所使用的各种消毒剂的物化特性和使用规范,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消毒液,安全使用。 二、消毒工作操作要求

1、空气流通: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通风期间注意室内人员保暖;

2、物体表面消毒:用84消毒液(比例为1矿泉水瓶盖的消毒液加500ml的水)。

新冠场所怎么消毒

4、新冠场所怎么消毒

具体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对于紫外线是敏感的,如果是对空气进行消毒的话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的方法行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还对75%的酒精以及含氯的消毒液是敏感的,比如84消毒液就对新型冠状病毒是有杀灭作用的,84消毒液属于含氯的消毒液。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也可以采用上述消毒液进行消毒。 采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的时候,需要注意防火。采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的时候,需要加强自身的防护,因为84消毒液可能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也有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所以在应用84消毒液的时候需要戴上口罩,另外还需要戴上手套进行防护。

在公共场所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两种

5、在公共场所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两种

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法两大类。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类。疫源地消毒是指对现存或曾经存在的疫病传染源的场舍进行消毒。疫源地消毒必须在疫病发生后随时进行,在清群后彻底进行。预防性消毒是指在没有发生传染病时,对可能受到传染病原感染的鸭群、鸭舍和用具的消毒,这种消毒必须制度化、经常定期进行。根据消毒时有无鸭的存在,又分为带鸭消毒和非带鸭消毒。带鸭消毒是指在鸭存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消毒,使用该法消毒时,必须考虑消毒药物可能对鸭造成的损害,应精心选择消毒药物。非带鸭消毒是指没有活鸭存在时进行的消毒,如鸭舍、地面、饮水、空气和用具等的消毒,使用该法时更多地应注意消毒效果,尽可能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等,因此,应选择消毒杀灭力强的药。

病人住所及公共场所的消毒措施有哪些?

6、病人住所及公共场所的消毒措施有哪些?

(1)对住过病人的房间应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15%过氧乙酸7ml(1g/m3)熏蒸2小时,或用2%过氧乙酸按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2)对住过病人的楼层走道的墙壁、地面和所有公用电梯、楼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按100ml/m3喷雾两遍,作用30分钟后对易腐蚀、褪色的部位可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3)对病人使用过的会议室、娱乐室及大厅、走道等场所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可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房间)。 (4)对可能受污染的床上用品、毛巾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对家具、日常用品等物体的表面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