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的“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也就是说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多谢啊,《北征》杜甫这一课的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的“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也就是说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多谢啊



1、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的“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也就是说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多谢啊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3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5类。 “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4类。 “集”是收历代作家1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5类。

《北征》杜甫这1课的文学常识



2、《北征》杜甫这1课的文学常识

《北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安史之乱爆发的第1年,即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杜甫自鄜州(今陕西富县)赴灵武,中途为胡兵所俘,被解送长安困居。757年(至德2年)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2月,肃宗自彭原(今甘肃宁县)迁凤翔(在今陕西)。4月,杜甫逃出长安,奔赴凤翔,到达后,在5月十6日受任左拾遗。就在这个月,他上疏论房琯不应罢相,触怒肃宗,几陷不测,后来得到宰相张镐的解救,才幸免于难。杜甫出于为国而奋不顾身,仍想积极履行谏诤职责,肃宗对此并不乐意,在8月底下“墨制”(皇帝用黑笔亲书的诏令)准他鄜州探家。这1年闰月的8月初1日,杜甫自凤翔出发赴鄜州,到达后写了这首《北征》。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叙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陈述了自己对时事的见解。 杜甫的这首长篇叙事诗共有1百4十句,它像是用诗歌体裁来写的陈情表,是他这位在职的左拾遗向肃宗皇帝汇报他探亲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见闻感想。它的结构自然而精当,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

古代文书的种类有哪些?



3、古代文书的种类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书,指中国上古到清代末年各历史时期使用的文书。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3个阶段:战国以前属于前期,秦代到南北朝为中期,隋、唐到清代为后期。前期的文书比较简单,中期的各种文书逐渐形成专用的文种名称,各文种也开始有了特定的程式。后期通用文种的载体都已使用纸张,文书处理程序更加严密,各文种的程式也日臻成熟。   秦代以前没有专门的文种名称,统称为书,通常用文书载体的名称来区别它们的重要程度。春秋战国时期文书开始有了按使用目的加上的笼统称谓:刑法典称刑书;结盟文书称为盟书或载书;君王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命书;上级官员告诫属下的文书称为语书,等等。秦代开始制定按不同文件责任者的身份等级和行文目的使用文书的专名,使文书区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称为文种。秦、汉以后形成的许多文种,可以概括为3大类:1是皇帝使用的各文种,称为诏令文书;2是臣僚上书皇帝使用的各文种,称为奏疏;3是各官府相互行文使用的各文种,称为官府往来文书。从唐代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以后宋、元、明、清各代也都有新的规定。清代规定的诏令文书文种名称有诏、诰、敕,是沿用明代文种;经常使用处理政务、告诫臣僚的文书称为谕旨,是新增的文种;制书在明代是文种名称,清代则只作为发布诏令的1种文体。清代奏疏沿袭明制,使用奏本和题本,康熙年间又新增1种称为奏折,而奏本则在乾隆年间停止使用。明代官府往来文书下行文有札付、帖、照会、故牒等文种,上行文有咨呈、呈状、申状、牒呈、牒上等文种,平行文有咨、关、牒等文种。清代基本上沿袭明制,并且把明代下行文经常使用的牌文定为法定文种,中叶以后又增添程式比较简便的札文作为下行文种之1,把明代上行文使用的呈状简称为呈,把申状分为评文和验文2种。   中国现存的古代文书以清代的为最多,有上千万件。明代的文书也有相当数量。此外,多年陆续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以及战国、秦、汉的竹、木简,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的古代文书,都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第1手资料。——常识文学篇。

古代文书的种类有哪些



4、古代文书的种类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书,指中国上古到清代末年各历史时期使用的文书。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3个阶段:战国以前属于前期,秦代到南北朝为中期,隋、唐到清代为后期。前期的文书比较简单,中期的各种文书逐渐形成专用的文种名称,各文种也开始有了特定的程式。后期通用文种的载体都已使用纸张,文书处理程序更加严密,各文种的程式也日臻成熟。   秦代以前没有专门的文种名称,统称为书,通常用文书载体的名称来区别它们的重要程度。春秋战国时期文书开始有了按使用目的加上的笼统称谓:刑法典称刑书;结盟文书称为盟书或载书;君王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命书;上级官员告诫属下的文书称为语书,等等。秦代开始制定按不同文件责任者的身份等级和行文目的使用文书的专名,使文书区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称为文种。秦、汉以后形成的许多文种,可以概括为3大类:1是皇帝使用的各文种,称为诏令文书;2是臣僚上书皇帝使用的各文种,称为奏疏;3是各官府相互行文使用的各文种,称为官府往来文书。从唐代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以后宋、元、明、清各代也都有新的规定。清代规定的诏令文书文种名称有诏、诰、敕,是沿用明代文种;经常使用处理政务、告诫臣僚的文书称为谕旨,是新增的文种;制书在明代是文种名称,清代则只作为发布诏令的1种文体。清代奏疏沿袭明制,使用奏本和题本,康熙年间又新增1种称为奏折,而奏本则在乾隆年间停止使用。明代官府往来文书下行文有札付、帖、照会、故牒等文种,上行文有咨呈、呈状、申状、牒呈、牒上等文种,平行文有咨、关、牒等文种。清代基本上沿袭明制,并且把明代下行文经常使用的牌文定为法定文种,中叶以后又增添程式比较简便的札文作为下行文种之1,把明代上行文使用的呈状简称为呈,把申状分为评文和验文2种。   中国现存的古代文书以清代的为最多,有上千万件。明代的文书也有相当数量。此外,多年陆续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以及战国、秦、汉的竹、木简,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的古代文书,都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第1手资料。——常识文学篇。

关于贺知章的文学常识



5、关于贺知章的文学常识

贺知章 【唐】 察看该作者的所有作品 【作者小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作品评述】 事迹4则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少以文词 知名,举进士。初授国子4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皆陆象先 在中书引荐也。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 请知章及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皆入书院,同撰 《6典》及《文纂》等,累年,书竟不就。后转太常少卿。 十3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 是岁,玄宗封东岳,有诏应行从群臣,并留于谷口,上独与宰 臣及外坛行事官登于岳上斋宫之所。初,上以灵山清洁,不欲 喧繁,召知章讲定仪注,因奏曰:“昊天上帝君位,5方诸帝 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异位。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祀臣 位于山下,诚足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然礼成于3献, 亚终合于1处。”上曰:“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于是敕: “3献于山上行事,5方帝及诸神座于下坛行事。”俄属惠文 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子弟喧诉盈 庭。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 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俄迁太子宾客、 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工部尚书陆象 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象先常谓人曰: “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 1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俭, 自号“4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 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 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 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 天宝3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 乃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 仍令侍养。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至乡无几寿 终,年8十6。 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1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 士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 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常静默以 养闲,因谈谐而讽谏。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2老之踪, 克遂4明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 而长往。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 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 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 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朝 万[1华按:“万”字衍。]止山阴尉,齐融昆山令,若虚兖州 兵曹,巨监察御史。融遇张9龄,引为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 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知章最贵。 (《旧唐书》卷19○“文苑”中《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 陆象先善。象先尝谓人曰:“季真清谭风流,吾1日不见,则 鄙吝生矣。”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张说为丽 正殿修书使,表知章及徐坚、赵冬曦入院,撰《6典》等书, 累年无功。开元十3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1日并 谢。宰相源乾曜语说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然学士、 侍郎孰为美?”说曰:“侍郎衣冠之选,然要为具员吏;学士 怀先王之道,经纬之文,然后处之。此其为间也。”玄宗自为 赞赐之。迁太子右庶子,充侍读。 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 知章梯墙出首以决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肃宗为太子,知 章迁宾客,授秘书监,而左补阙薛令之兼侍读。时东宫官积年 不迁,令之书壁,望礼之薄,帝见,复题“听自安者”。令之 即弃官,徒步归乡里。 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4明狂客”及“秘书 外监”。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善 草隶,好事者具笔研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然纸才十数字, 世传以为宝。 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 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 赐镜湖剡川1曲。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擢其子曾 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卒,年 8十6。肃宗乾元初,以雅旧,赠礼部尚书。 (《新唐书》卷196“隐逸”《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维摩,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孙。少以 文词知名,工草隶书。进士及第,历官太常少卿、礼部侍郎、 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太子侍读、检校工部侍郎,迁秘 书监、太子宾客、庆王侍读。知章性放善谑,晚年尤纵,无复 规检。年8十6。自号“4明狂客”,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 或3百言,或5百言,诗笔唯命。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 亦尽。2十纸、3十纸,纸尽语亦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 非人工所到也。天宝2年,以老年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 许之。重令入阁,诸王以下拜辞。上亲制诗序,令所司供帐, 百寮饯送,赐诗叙别。知章表谢,手诏答曰:“卿儒才旧业, 德著老成,方欲乞言,以光东序,而乃高蹈世表,归心妙门, 虽雅意难违,良深耿叹。眷言离祖,是用赠诗,宜保松乔,慎 行李也。儿子等常所执经,故令亲别,尊师之义,何以谢焉。” 仍拜其子典设郎曾子为朝散大夫,本郡司马,以伸侍养。知章 以羸老乘舆而往,到会稽无几老终。元年冬十2月,诏曰:故 超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 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待诏龙楼;愿追2老之奇踪,克 遂4明之狂客。允协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鸥 而长往。舟壑靡息,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 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者也。 (唐·窦蒙《述书赋注》,《全唐文》卷447) 知章年8十6,卧病,冥然无知。疾损,上表乞为道士还 乡,明皇许之。舍宅为观,赐名千秋,命其男曾子会稽郡司马, 赐镜湖剡川1曲。诏令供帐东门,百寮祖饯。御制送诗,并序 云:“天宝3年,太子宾客贺知章,鉴止足之分,抗归老之疏, 解组辞荣,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 赤松之游。正月5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命6卿庶尹大 夫供帐青门,宠行迈也。岂惟崇德尚齿,抑亦励俗劝人,无令 2疏独光汉册。乃赋诗赠行。”诗云:“遗荣期入道,辞老竟 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又云:“筵开百壶饯,诏许2疏 归。仙记题金(竹录),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7) 诗评1则 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 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 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 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近时严坦叔《还家 诗》亦有“旧时巷陌浑忘记,却问新移来住人”,颇得知章之 遗意。(宋·范(日希)文《对床夜话》)。

关于贺知章的文学常识



6、关于贺知章的文学常识

贺知章,字率真,会稽永兴人。少以文词知名。擢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6典及文家。后接大常少卿,迁礼部侍部,加集贤院学立,改授工部恃郎。俄迁秘书监。知章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4明狂客。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更善草隶,人共传宝。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1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年8十6卒。肃宗赠礼部尚书。诗1卷。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