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四川省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人文方面考什么?2018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考哪些方面知识?

2018下半年四川省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人文方面考什么?

1、2018下半年四川省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人文方面考什么?

2018下半年四川省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常识判断之人文常识题:

1、人文知识的考察角度:1)考察基本的文化认知比如,古代的四书五经、成语知识、传统节日与诗词等文化现象。2)考察作家、朝代、作品、思想等对应关系。

2、人文常识备考建议:1)需理清基本的文学脉络理(比如我国古代文学部分大体可分为几个时期:先秦诸子散文思想—秦汉文—魏晋南北朝小说、文学批评—隋唐诗歌—两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把握脉络上面的阶段性特征与重点知识,并将这些文学知识与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政治、地理、科技、经济等知识相结合。

2018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考哪些方面知识?

2、2018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考哪些方面知识?

1、依据近年四川省考考情知: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测查对国情社情省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即,文化常识判断题主要考查“文化”方面的常识。

2、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文化常识积累,比如:1)古代主要节日比如,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2)年龄称谓比如,①孩提:指2-3岁的儿童;②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等。3)生肖①我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②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3、2018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时可参考近年省考笔试行测考题,了解考核内容,梳理知识。

银行考试的行测部分考不考政治,历史等常识性问题

3、银行考试的行测部分考不考政治,历史等常识性问题

行测也是要考常识的,但是比重肯定不高,因为行测的主要难点在逻辑推理和数量关系,重点抓住这两块即可,常识太广了,很难复习全,而且很耗时间。

6 2012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政治学备考

4、6 2012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政治学备考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具体内容: 1.gif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哲学的党性。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当成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其局限性和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真正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3、物质观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4、意识观 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是无限的,它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一是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二是受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三是受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5、联系观与发展观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发展之所以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取代旧事物。

6、质量互变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 量: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 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 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7、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当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处在肯定阶段;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会否定自身到达否定阶段,即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但是到此为止,事物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地完成。因为事物的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一样都有片面性。因此,只有经过第二次否定,到达否定之否定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片面性才能得到克服,事物的矛盾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也只有到这一阶段,事物的发展才能相对地完成。

8、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9、认识观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根源,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0、真理观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反映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只有正确的反映才是真理。所以,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或符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绝对性通常又称作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也称作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获得的真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11、历史观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它们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与此相反的历史观就是唯心史观。

2014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有哪些?

5、2014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有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高分突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下面中公网校专家对常识判断题做出了具体分析,帮助考生拿到高分。

1、时事热点类  (1)热点类题目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时事热点类,二是时事专题类。前者注重对当年国际国内所发生的重大时事作为背景进行考查,后者主要是针对重要性会议、决议、规划、纲要等文件类内容作为出题方向。考查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能源、环境、科技、外交等。  (2)考试方法  热点类题目有两种考法:一是单就热点考热点,二是以热点为切入点考查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如政策、资源、地理、科技等。前者题目较易,后者则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2、图文并茂类  (1)考试形势  图文并茂类题型是始于2012年国考,在2013年国考中依旧出现,图文并茂类题型已成为常识判断的一种命题趋,此类题目在201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中也可能会出现,原因有二:一是此类题目符合考纲测查目标要求,二是此题型考法灵活,符合增强题目难度的需要,可以体现出常识类题目的区分度,更能综合测评应试者素质。  (2)涉及内容  题目内容常围绕历史(如社会演化、战役变革等)、地理(如气象区位、地质地貌等)、文学艺术、人文建筑、生活等可以用直观图例形式表示出来的知识。如2012年国考的马陵之战,2013年国考的交通标志都是这一特征的具体考法。

3、法律类  (1)考试趋势  法律题量比重逐年减少,数目的锐减与行测的公共性质有关,毕竟法律知识的专业性比较强,一般的管理人员不需要懂得太多的法律知识,要求法律专业的岗位又肯定会在专业测试中考查,所以法律知识的复习不必求全,只需重在对法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即可。但仍需注意的是,法律题目灵活性和难度不断增强,比如既可以从时政、历史等为切入点考法律,也可以用古代文言文的形式考查相关法律制度。  (2)考查内容  一是传统法,主要涉及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二是新法,主要涉及当年颁布的新的法律法规,对新法应该坚持“新定要全、新修要偏”的原则去复习,所谓“新定要全”是指对新制定的法律法规要通读全文,对内容要基本了解。“新修要偏”指的是新修订的法律法规重在对“亮点”的把握,要熟悉新增或者有变化的法条。  (3)新法提示  《旅游法》——中国首部旅游法律出台。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常回家看看入法。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精神卫生法》、《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等。

4、科技类  (1)命题趋势  科技类题目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4道到2013年8道以及2010年的10道,这都说明科技的重要性在省考常识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这其实都是我国科技方面的优越成就在公考领域的反映,尤其是“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更加剧了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这在2014年的省考中也必是考试的重点。  (2)涉及内容  涉及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六类:生物医学类、资源环保类、安全逃生类、健康养生类、信息通讯类、生活科普类。

5、文史类  (1)考试形式  从历年真题中可以得出人文、历史题量已经基本稳定。人文题型题量一般是2道题,历史题型题量一般是1-2道题。考虑到文史题型可以有1道题的浮动量,那么在2014年真题中人文题型题量控制在2-3道题,历史题型题量是0-3道题。  (2)涉及内容  人文题的重要考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风俗、民族习俗和民族文化、外国文化、中外著名作家作品和著名艺术家艺术品等。历史题重要考点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的考查,习惯涉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标志性生产工具等。

6、地理类  (1)考试特点  地理类题目在省考常识中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单一性考察,就是单纯考查地理学科知识;二是综合性考查,主要结合天文、科技、人文等的较多,题目综合性较强,而且难度增加。具体规律性不是很明显,有的年份重前者,有的重后者,更有年份两种题型均有涉及。  (2)涉及内容  世界地理注重对地理概况、区位、天文、湖泊、水流、海洋、海峡、运河等大陆大洲界限的考查;中国地理则强调对资源、能源、灾害避险、灾害预警、气象气候等的掌握。最新的考试资讯,详情请关注公务员考试网。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6 2012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政治学备考

6、6 2012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政治学备考

2012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随着招考公告于12号的发布已拉开帷幕,需要广大有志于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予以高度重视。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沿袭了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贯风格,考查仍然是行测和申论两部分内容。行测部分分为五大部分内容,言语,数量,逻辑,资料分析和常识。关于常识部分的考查,内容依然很庞杂。就需要广大考生集中注意力,关注一些重要内容。对于常识这一部分中政治理论中哲学的测查,予以分析预测。详细的查看贵州 华 图 网站。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哲学考题的出题模式 详细的查看贵州 华 图 网站。 (一)在哲学中,考查的基本理论的内容较多 详细的查看贵州 华 图 网站。

1、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坚持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论是辩证法的基础,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必然要求,唯物论和辩证法始终贯穿于认识论之中。

3、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特别是坚持方法论与具体材料的统一。 (二)测查用哲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 详细的查看贵州 华 图 网站。 哲学中,通过一些名言警句来测查哲学原理的考查方式较多,如以下这道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人们对同一事的反映是有差别;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诗人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就需要考生对于基础理论有一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来分析实际问题。 二、哲学部分内容的备考策略 详细的查看贵州 华 图 网站。

1、对于基础知识的宏观掌握,哲学分为五大部分内容:基础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而各部分内容中,考查比例相对较大的是唯物论,辩证法及认识论部分。

2、对于哲学内容的考查,实践性更大一些,所以,广大考生着重在于理解哲学原理,并用哲学原理来分析问题。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对于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哲学部分出题的预测 详细的查看贵州 华 图 网站。 关于今年的哲学考题,考生仍然需要把握基础性的内容,哲学需要关注的内容,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一)唯物论部分

1、基础知识的把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以及各派的代表人物;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二)辩证法部分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意识的特征;

2、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

3、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三大规律的应用。 (三)认识论部分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2、认识的两个阶段,两次飞跃;

3、真理的特征。 (四)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人的本质、价值和全面发展。 此外,需要考生注意用哲学原理来分析具体问题,尤其是用辩证法原理来分析问题,是常考点。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