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学有关的史料,中国古代数学方面的成就,除圆周率、割圆术、十进位
1、与数学有关的史料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6艺之1,亦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数学的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mathematikós)意思是“学问的基础”,源于μ?θημα(máthema)(“科学,知识,学问”). 数学的演进大约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续发展,或是题材的延展.第1个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数字,其对两个苹果及两个橘子之间有某样相同事物的认知是人类思想的1大突破.除了认知到如何去数实际物质的数量,史前的人类亦了解了如何去数抽象物质的数量,如时间-日、季节和年.算术(加减乘除)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证实了当时已有几何的知识. 更进1步则需要写作或其他可记录数字的系统,如符木或于印加帝国内用来储存数据的奇普.。
2、中国古代数学方面的成就,除圆周率、割圆术、十进位
《9章算术》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经过许多人整理而成,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全书共收集了246个数学问题并且提供其解法,主要内容包括分数4则和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于勾股测量的计算等。在代数方面,《9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现在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9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9章算术》的1个显著特点。该书的1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9章算术》标志以筹算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形成。 中国古代数学在3国及两晋时期侧重于理论研究,其中以赵爽与刘徽为主要代表人物。 赵爽是3国时期吴人,在中国历史上他是。
3、关于数学的历史知识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4则运算,这些运算只是1些结果,被保存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 乘除的运算规则在后来的“孙子算经”(公元3世纪)内有了详细的记载。中国古代是用筹来计数的,在我们古代人民的计数中,己利用了和我们现在相同的位率,用筹记数的方法是以纵的筹表示单位数、百位数、万位数等;用横的筹表示十位数、千位数等,在运算过程中也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孙子算经”用十6字来表明它,“1从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和其他古代国家1样,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早。乘法表中国古代叫99,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在那个时候人们便以99来代表数学。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汉代遗留下来的木简(公元前1世纪)上面写有99的乘法口诀。
4、关于数学的知识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知识:
1、最早使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的数学家,叫克拉维斯。
2、“7巧板”是我国古代的1种拼板玩具,由7块可以拼成1个大正方形的薄板组成,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后来传到国外叫作唐图。
3、中国是最早使用4舍5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
4、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1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1种。 借用《数学简史》的话,数学就是研究集合上各种结构(关系)的科学,可见,数学是1门抽象的学科,而严谨的过程是数学抽象的关键。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