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常识,做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什么?
1、议论文常识
1、议论文的3要素:
1、论点:是1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1篇文章只有1个中心论点,1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1般有4个:
1、文题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8股》
2、开篇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3、文章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
4、结尾 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1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1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1、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2、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1些陈旧的事例,像1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1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1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1、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1般以立论为主。
2、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3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1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3、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1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这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型。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1所大宅子,列举1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今年高考1则优秀作文题为《4幕剧》,其中的第2幕剧写了这样1个内容: 背景:1个小餐馆中,1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1脸的无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1脸快乐状)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因此我选择前者。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多积累1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1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1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近两年高考没有考查名句,全给高中生造成1种误解,不考就不积累是不对的。 浙江1考生在2000年作文中有这样1段话:人与人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是春住处?”秦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沙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花—世界》) 我只是选取了该文的1个部分,议论文中部分名句或古典诗词曲的引用的效果就不用再说了罢。 论证方法还有引申论证、因果论证,我们也不再细说了。
2、做为1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什么?
1个幼儿教师,1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牢固的专业技能,这1点不予否认。但纵观幼儿园无考试制度这1特点,我觉得1个幼儿园教师更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因为我是幼儿园教师,我就要对孩子负责。当1个个可爱、单纯的脸庞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我就得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我眼前的这些未来的花朵正期待着自己的悉心照料,而真正明白这1些得做到以下几点:第1,充分做好准备上好每1节课。虽然幼儿园教育下的幼儿没有考核要求,但是每1个孩子都有希望得到新知识的权力。当然这也是家长送幼儿来园的最直接,最实际的目的。而作为幼儿园老师来说,得时时刻刻将这些牢记心头,充分做好准备,上好每1节课。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尽量让幼儿在每1节课之后都有所获益。第2,平等对待每1位幼儿。幼儿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免有时有偏坦心理,但是只要你细心观察,其实不难发现,那些被自己搁置在遗忘的角落里的孩子其实也有闪光点,只是当初自己将他们列入“黑名单”后没有仔细去挖掘他们而已。就拿我们班的园园小朋友来说吧,刚来幼儿园时,她十分胆怯,不敢和老师及伙伴们交流,吃中饭时没吃饱也不敢要老师添饭,起初由于她的这些举动,老师经常会将她同能力差的幼儿归入1类进而不去管她,可是在1次和家长的长谈之后,我决定进1步深入了解并改变这个孩子。还记得有1次户外活动玩走平衡木,其他孩子都1个个排着队走到了平衡木上,但她却1个人远远地看着她们,后来我走上前去,扶着她的小手,对她说:“来,老师帮你走过去,老师相信你1定行的。”听了我的话,她踉踉跄跄地走完了平衡木,并露出了1丝微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1如既往地关注着这个孩子,最后令我欣喜的是,她慢慢地改变了自己,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第3,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幼儿有模仿的榜样。有时在幼儿园班级里,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抢着拿杯子喝水,抢别人手里的玩具,故意划破桌椅等等1系列不规范的行为,针对幼儿的这些不规范行为,教师每次都会给予指出,但收效甚微。静下心来反思幼儿的这些没有责任心的行为,不难发现其实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源之1来自于老师。我们都知道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所以1不留神,老师的某1没有责任心的举动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例如:教师随意拿幼儿带来的食物食用,就会在幼儿心中产生这么1种错觉,那就是:别人的东西可以拿来随便用的,我们老师都这样,我也可以的。而这种错觉1旦在幼儿心中扎根,就会养成习惯,而习惯1旦养成将会影响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所以教师以身作则,让自己有责任心的1举1动去培养幼儿良好的责任心就显得十分重要。 因为我是幼儿园教师,我就要对家长负责。家长将孩子交给老师。交出的是他们的信任。作为老师来说应将这份信任化作1份责任。尽心尽力把每位幼儿当作自己的孩子1样疼爱。另外,由于幼儿的诸多年龄特征,平时多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园互动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之前的那位园园小朋友要不是与家长及时沟通,她的问题可以到现在还未被发现。 因为我是幼儿园教师,我就要对幼儿园负责。对于每1位幼师来说,幼儿园给自己创建了1个学习、发展的平台。每1位教师都应该怀着1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将这个平台搭建得更壮观。 因为我是幼儿园教师,我就是对国家负责。幼儿园是每个人第1次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孩子在幼儿园教育下打下了扎实的认知的基础。对于她今后走上社会,为祖国作贡献,百利而无1害。所以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好好地去培育。另外,孩子们往往会从幼儿园教师那里定下教师的形象,所以平时注意1言1行,是让教师的光荣形象深入人心的1个重要途径。 因为我是幼儿园教师,我就得不断反思自己,虽然幼儿园教师难免也会遇到工作,生活上的种种不顺心,但是我们得时刻记住于漪老师说过的罗曼罗兰的1句名言:累累伤累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也确实让挫折磨练自己的意志,让自己在挫折中“强大”起来,也是1种经验的积累,曾记得我的同学也和我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的孩子是不好管教的。但是,我想你既然选择了做幼儿园老师,就要想办法做好,孩子们是需要沟通的,你对他们好,他们才愿意接近你,才会听你的话,你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这样才跟孩子们1般高,他们才愿意跟你说他们的秘密。 因为我是幼儿园教师或许由于种种原因,我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我的专业技能不够扎实,但是我愿做1个有责任心的幼儿园老师,去用心关爱我的孩子们,愿和他们1起分享未来的点滴岁月,回忆自己逝去的年华。
3、桃花源记练习题或试卷的答案。
1. 《桃花源记》选自____,原是____中的____。作者是____朝的____。是著名的____。2. 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作者写这1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能准确说明桃花源的山洞口位置的语句是: 3. “忽逢”1词的意思是什么?“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4.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5. 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6.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7. “豁然开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现在使用这个成语,除了原来的意思外,还可以形容_____________。8. 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9. “便要还家”中的“要”字的意思是____;本段中与“要”字意思相同的1个词是_____10.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11. 桃源人为何“不复出”?12. 渔人11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13.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14.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为愿离开?15. 第3段中可以用来证实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语句是哪些?文中除反映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外,还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和怎样的待人之道?16.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或问: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17. 写高尚人士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有什么作用?18.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1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19.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为何写它?20.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1项。相命肆(1)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2)王税。荒路暧(3)交通,鸡犬互鸣吠。俎(4)豆(5)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注释](1)肆:尽力。 (2)靡:没有。 (3)暧:隐蔽。 (4)俎: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5)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A. 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1致的。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课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花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2者都是通过虚构1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试题答案】1. 《陶渊明集》;《桃花源诗》中的序;晋朝的陶渊明;文学家2.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1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1山,山有小口 )3. “忽逢”1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1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甚异之”(想看到桃花源的尽头)4.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时间:晋太元中人物:渔人6.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环境优美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会生活宁静安详的句子)生活情景:(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活动、穿戴、心情7. 形容由狭窄昏暗1下子变为开阔光亮。对某1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或“心情由沉闷1匣子变得愉快”等)8.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9. 邀请 延10.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1.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12.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3.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4. 足为外人道也。(1)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2)百姓能安居乐业。(3)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15.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安居乐业;热情16.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1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7. 含蓄手法,说明桃花源是“世外桃源”,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18. 这1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19.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1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1种空想。 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劳动生活的愿望。20. C。
4、马克吐温在第1次文学尝试中做了4件事,产生了什么反应
第1件: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第2件: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第3件:给1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产生的反响:它们发表在《汉尼巴尔周报》的同1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使这期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练的文笔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