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韩《国学常识》的主要特色是:(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车轼”是指车的哪个部位?
1、曹伯韩《国学常识》的主要特色是:( )
A。
2、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车轼”是指车的哪个部位?
“车轼”是指古代车前部的供乘客扶持部位。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叫做“轼”,形状如足球场大门框,供乘客抓扶依靠用。
3、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车轼”是指车的哪个部位?
“车轼”是指古代车前部的供乘客扶持部位。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叫做“轼”,形状如足球场大门框,供乘客抓扶依靠用。
4、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到家提倡怎样的哲学思想?
一 儒家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古人的政治观、人生价值观、思维方法、日常行为等各个层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十三经儒家经典的集大成总集,在宋代最后确立。具体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公羊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清代阮元主持刊刻的《十三经注疏》,被认为是标准的十三经文本。五经形成于先秦时期的五部重要文化典籍,因曾经过孔子等儒家学者整理和加工,融入了不少儒家思想,因此自汉以来一直被尊奉为经典。“五经”具体所指,西汉为《诗经》、《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后世一般改《仪礼》为《礼记》,改《春秋》为《左传》。四书“四书”的名称始于宋代,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了解儒家思想最简明的读本。因朱熹作注,撰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后世奉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四书”是古代读书人的知识基础。《大学》“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大学”原指王公贵族子弟十五岁以后求学的学校。“大”,指大人,即成年人。“学”,指学校。据说,早期的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到十五岁以后,可入“大学”,主要学习如何成为圣人、如何治国。《大学》的核心内容为“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三纲领”,是学习的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路径与步骤。《中庸》“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中庸》的作者据传是子思(孔子之孙)。《中庸》以“中庸”、“诚”为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其中还提出了与学习有关的理论,如“尊德性,道问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重要思想。《论语》孔子及弟子研习学问、探讨人生、研究社会等的记录,全书共20篇,采用语录体写作。该书语言朴实,所讲道理浅近,但又集中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它是历代读书人的基本教材。其影响已远及世界各国,如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就将《论语》列入世界十大名著的名单;有关图书馆根据译本之多、流传之广论定《论语》为世界上仅次于《圣经》的典籍。后世最重要的注本除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外,还有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孟子》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成,全书7篇。此书所说的“仁”、“义”,源于孔子,但有所发展;所说的“性善论”,对宋代以后的思想影响很大;所强调的“浩然之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此书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宋代被列入“四书”。明朱元璋对其中的“民贵君轻”及反对暴政等观点极为不满,令删去这类段落而有《孟子节文》,降低了此书的思想价值。《周易》儒家“五经”之一,汉代以来被尊为群经之首。包括经、传两部分,前者称为《周易古经》,后者称为《易传》。此书以六十四卦的符号形式和阴、阳思想概括宇宙万物,解释人事各种现象,包含有很丰富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尚书》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录载了自尧、舜至秦穆公时候的一些档案文献,据传曾经过孔子编定,汉代列入“五经”。《尚书》保存记录了夏、商、周三代的部分思想资料,首创中华大一统的思想,提出了人本思想、德治思想,这些对后世有重要影响。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的合称。《周礼》是记载周代官制、军制、田制、税制、礼制等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典籍。《仪礼》是记载早期朝觐聘问、冠婚丧祭以及揖让周旋等礼节仪式的典籍。《礼记》是秦汉以前儒家各种礼仪著作选集,其中的《大学》与《中庸》两篇后被取出与《论语》和《孟子》合编为“四书”,另有《学记》、《乐记》分别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音乐理论的重要篇章。春秋三传《春秋》是“五经”之一,是孔子对鲁国的国史进行整理、加工而编成的,记事非常精约,又包含有很深的意旨,此即“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后来出现了三种发挥、解释和补充的书,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此三书同时列入“十三经”。其中《公羊传》和《穀梁传》主要就《春秋》的文字推阐其“微言大义”;《左传》则属于史书,详于记事,补充了《春秋》所不载或不详载的史实。玄学魏晋时期兴盛的哲学思想。玄学主要围绕《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展开讨论,探讨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等抽象的哲学问题。魏晋重要的玄学家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其中,王弼是最有才情、最能代表玄学风范的哲学家。宋明理学宋、明两代形成和兴盛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最主要的两大派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前者代表人物由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开创,南宋朱熹集大成,重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思想,思想较为精密;后者代表人物为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守仁,基本观点是“心即理”,思想较为简要,对明代中后期的个性解放思潮有一定影响。
5、国学常识:绝句起源于哪个朝代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文心雕龙·明诗》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唐宋两代,是中国经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什犹如群芳争艳,美不胜收,可谓空前绝后。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
6、国学常识:什么是公卷通榜?
公卷通榜,是隋、唐五代及宋朝初年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于考前将平日所做诗文送至朝廷中的硕学名儒手里,经他们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这样,考生在未考之时,就已有了一定的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公众推荐,即可任用。至于通榜,则是按照实际的舆论来排定选取知名之士,不靠考场上的临时发挥。这里有个有名的故事,说是主考杜黄裳请考生袁枢拟榜,袁自列第一,无人不服,传成佳话。